城市棚戶區改造(以下簡稱棚改)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由于城市棚戶區存在形式多樣,點多面廣,該項工作起步較晚,沒有經驗可供參考,導致難度很大。一是改造體量大,完成任務難;二是資金流量大,安全監管難;三是法制不健全,公平公正難;四是主體多元化,協調工作難;五是利益訴求高,開展工作難。為此,筆者有以下工作建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推進棚改工作。資金問題是棚改最大的問題,但不是資金問題解決了棚改工作就水到渠成。各地應結合實際,強化對項目實施的可行性研究,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推進棚改工作。監管并重,確保棚改資金有效使用。資金使用貫穿棚改工作的全過程,棚改項目一旦啟動,發改、審計、財政、紀委等部門就要同步介入,從各個環節上對資金使用進行監管,確保每一項支出都合法合規,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棚改資金的有效使用。
依法行政,全力做到棚改陽光透明。各地要梳理現有的關于棚改的法律法規,盡量制定統一適用的棚改工作細則,嚴格按照現有棚改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工作,嚴格依法行政。嚴禁個別地方政府或部門為了解決眼前棘手問題而置現行政策法規于不顧,造成各地適用政策法規的混亂狀態,導致補償出現較大差異。以人為本,平安和諧推進棚改工作。棚改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做棚改對象的工作,還要做好參與棚改工作人員的工作。不能因為是為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就不注意方式方法。在推進工作的同時,要統籌兼顧,盡量做到以人為本,平安和諧推進棚改工作。
把握尺度,有條件的開展創新工作。我省開展棚改工作起步晚,大部分縣(市、區)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成熟的工作經驗。一方面可以借鑒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如遼寧省融資的“九個一塊”策略和成都市的“模擬搬遷”模式,另一方面則要結合實際開展創新。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創新是在政策法規范圍內的創新。